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

settings icon
share icon
问題

什麼是契约神学,它符合圣经麼?

简体中文
回答


契约神学从系统教义的角度来说并不算「神学」,而是解释圣经的一种构架。它常与另外一种释经构架「时代神学」或「时代论」形成对比。时代论是目前美国福音派最喜爱的释经方法,这种状态从19世纪下半叶持续到21世纪。而契约神学,自宗教改革以来一直是新教的主要报告,是一种受改良派和加尔文派亲睞的体系。

时代神学把圣经演绎為七份(份可以定义為在救赎史上的某一阶段,是神用来针对人和创造的一个特别方式)的一组系列,契约神学则通过约定的座标看待圣经。契约神学定义了两个最重要的约定:德行约定(颁奥)和恩典约定(颁骋)。第叁个约定有时被提到;即救赎约定(颁搁),它从逻辑上超过了另外两个约定;我们将依次进行讨论。需要谨记的是,圣经中描述的各种约定(如与诺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立的约,还有新约)都是德行约定和恩典约定的彰显。

現在我們開始檢驗契約神學中細分的各種約定,先從邏輯上優先的救贖約定開始。 根據契約神學,救贖約定是在神的三個位格之間立的約,目的是揀選、贖回、並拯救人類得救恩和永生。正如一位受大眾喜愛的牧師-神學家所說,在救贖約定中,「天父為他的兒子選擇了一位新娘。」儘管聖經沒有點明救贖約定,但它明確陳述了救贖計畫的永恆屬性(以弗所書1:3-14;3:11;帖撒羅尼迦後書2:13;提摩太后書1:9;雅各書2:5;彼得前書1:2)。更有,耶穌常常把他的使命稱為執行天父的旨意(約翰福音5:3,43;6:38-40;17:4-12)。 勿庸置疑被揀選的人得救恩是神一開始造物時就有的意圖;救贖約定只是以契約的語言把這個永生計畫形成了文字。

从救赎的歷史角度看,德行约定是我们在圣经中见到的第一个约定。当神造人时,把人放在伊甸园并下了一条简单命令:「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2:16-17)。我们能看出在这个命令中的契约语言。神把亚当安置在伊甸园并承诺他永生和后代,只要他服从神的命令。生命是顺服的奖赏,死亡是违背的惩罚。这是契约语言。

一些学者把德行约定看作所谓的主僕约定的一种形式。在这类契约当中,宗主(如国王或统治者)会给下属(如服从者)契约条款。宗主提供祝福和保护,下属以贡品回报。在德行约定的情况下,神(主)承诺永生和祝福于人(亚当作為第一个人类代表僕从),按照契约的规定亚当应该以顺服回报(如不吃那树上的果子)。我们在神通过摩西给以色列的旧约中看到相似构架。以色列与神在西奈山立了约;神将给以色列应许之地,一个重建的「伊甸园」(「流淌着牛奶和密的土地」)、还有神的祝福和抵挡以色列的敌人;以色列以遵守约定的条文以回报。违约的惩罚是被逐出领地(发生于西元前722年由北国征服和西元前586年由南国征服)。

当亚当无法遵守德行约定时,神立了第叁个约,被称為恩典约定。在恩典约定中,神无偿提供给罪人(那些无法遵守德行约定的)永生和凭信耶穌基督而来的救恩。我们看到在人堕落即神预言「女人的后裔」(创世记3:15)之后神马上提供了恩典约定。儘管德行约定是有条件的,它应许顺服得福悖逆遭损,但恩典约定是无条件的,在神恩典的基础上免费提供。恩典约定像似古代馈赠土地协定的形式,即国王把土地作為礼物,没有附加条件。有人会辩论说信是恩典之约的条件。圣经裡有很多关於接受神无条件恩典的劝诫,让人自始至终要信实,所以从真正的意义上讲,坚持信实的确是恩典约定的条件。但是圣经明确教导即使得救的信心也是来自神的恩典(以弗所书2:8-9)。

我們看到恩典約定表現在聖經中神與不同的人立下各種無條件的約定。神與亞伯拉罕立的約(作亞伯拉罕的神,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作神的子民)是恩典約定的一個延伸。大衛之約(大衛的後裔永遠為王統治)也是恩典約定的一個延伸。最後,新約是恩典約定的最終表現,神根據我們的心譜寫了律法,徹底赦免我們的罪。當我們察看這些舊約中的不同約定時,有一件事是很顯然的:它們在耶穌基督裡都得以實現。對亞伯拉罕關於祝福全地的承諾在基督身上實現。大衛王將永遠統領神國子民的約定也在基督身上實現。 新約更明顯地在基督身上實現。即使舊約中也出現恩典約定的暗示:所有舊約祭祀和儀式指向基督——我們的大祭司的救恩(希伯來書8-10章)。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能在山上講道說他來不是要廢掉律法,而是要成全(馬太福音5:17)。

从旧约中神不断饶恕人的过犯中也可以看到恩典约定的作用。儘管摩西之约(德行约定的应用)中应许由於以色列违背神的诫命会受到神的审判,但神仍然耐心对待与他立约的人。它常常伴随这句经文「神记着与亚伯拉罕立的约」(列王记下13:23;诗篇105;以赛亚书29:22;41:8);神关於成就恩典之约的应许(根据定义是单方约定)常常超越其权而给德行之约加力。

這是對契約神學的簡單描述以及透過約定的視角解釋神學。關於契約神學有時會出現一個问題:是否恩典神學將排擠和取代德行神學。換言之,既然舊約已過時,德行約定也廢棄了麼(希伯來書8:13)?舊約(摩西律法)只是德行約定的一個應用,不是德行約定。再者,德行約定回朔到最早的伊甸園,神應許順服則生,悖逆則死。德行約定在十誡中進一步得到說明,其中神再次應許順服以生命和祝福,悖逆以死亡和懲罰。舊約不僅是編成十誡的道德律法。舊約包括關於敬拜神的規則。它還包括在神權和君主統治期間管理以色列國的公民律法。隨著耶穌基督,被應許的彌賽亞的來臨,舊約的很多方面失去現實價值,因為耶穌成就了其中各類預言和資料(參看希伯來書8-10)。舊約代表「類型和影子」,而基督代表「實體」(歌羅西書2:17)。還有,基督來是成就律法的(馬太福音5:17)。正如保羅所說,「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哥林多後書1:20)。

但是,這不等於廢除道德律法中的德行約定。舊約中神要求他的子民聖潔(利未記11:44),在新約中也要求他的子民聖潔(彼得一書1:16)。如此,我們有義務成就德行約定。好消息是耶穌基督——最後的亞當和我們契約的頭,完全成就了德行約定的要求,絕對公義,這就是神為什麼把恩典約定賜予那被揀選的人的原因。羅馬書5:12-21描述了人類的兩個代表之間的狀況。亞當代表伊甸園中的人,無法維護德行約定,因而把自己和後人帶入罪和死亡。耶穌基督是人類的代表,從在野外受試探一直到加略山,完全成就了德行約定。保羅因此而說,「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 (哥林多前書15:22)。

总之,契约神学把圣经看作德行约定或恩典约定的表现。救赎的整个歷史可以看作神不断对恩典约定的揭示,从其初期开始(创世记3:15)一直到在基督身上的实现。契约神学看待圣经是以基督教义為中心,因為它把旧约看作是基督的应许,新约是基督的实现。一些人谴责契约神学在教导「替代神学」(比如教会代替以色列)。这是不属实的。不像时代神学,契约神学没有把以色列和教会作明显区别。以色列构成旧约中神的子民,教会(由犹太人和外邦人组成)构成新约中神的子民;合起来都是神的子民(加拉太书6:16)。所有与亚伯拉罕有共同信仰的都是神约定中子民的一部分(加拉太书3:25-29)。

关於契约神学还可以说很多,但重要的是记住它是理解圣经的解释佩带。如我们所见,它不仅是读经的解释佩带。契约神学和时代神学有很多区别,有时关於二级教义会导致相反结论,但两者都遵循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救恩只靠恩典,藉着对基督的信,让神得荣耀!

English



返回中文首页

什麼是契约神学,它符合圣经麼?
分享此页面: Email icon
© Copyright 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