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

settings icon
share icon
问題

什麼是印度教,印度教徒信奉什麼?

简体中文
回答


印度教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组织的宗教之一——它最早的经卷追溯到西元前1400到1500年。印度教也是最多样和复杂的宗教之一,有数不清的神明。印度教徒的核心信仰非常广泛,有眾多宗派。儘管它是世界第叁大宗教,其主要分佈地区只在印度和尼泊尔。

印度教的主要文献是吠陀经(被认為是最重要的)、奥义书、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些着作中包含讚美诗、咒语、哲学、仪式、诗词、和故事;印度教徒的信仰建立它们上面。印度教使用的其它文献还有婆罗门、佛经和阿仁亚咖思。

儘管印度教被理解為多神崇拜,据称有33亿个神,但它也有一个「神」是最高级的——梵天。梵天被认為居住在现实的每个角落,是存在於整个宇宙的实体。梵天既非人也不可知,以叁种不同形式存在:梵天——造物者;毗瑟挐——守护者:和湿婆——毁灭者。梵天的这些侧面中每一个又有其他许多化身。很难总结印度教神学,因為各种各样的印度教神学校裡包含有几乎每个神学系统的要素。印度教可以是:
  1. 一元论——只有一位存在:商羯罗神学校
  2. 泛神论——只有一位神圣的存在因此神和世界等同:梵天论
  3. 全神论——世界是神的一部分;拉玛挪迦神学校
  4. 有神论——只有一位神,与创造不同;虔诚印度教

觀察其它神學校,印度教也可以是無神論、自然神論和虛無主義。在「印度教」名稱之下包括諸多種類,你可能會问最初是什麼讓它們成為「印度教」的?唯一的關鍵在於是否相信吠陀經值得崇拜,如果信,那就是印度教。如果不信,那就不是印度教。

吠陀经不仅是神学教材,它还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即把神话、神学和歷史故意编织在一起形成故事形式的宗教根源。这种「神-话」在印度歷史和文化中根深蒂固,拒绝吠陀经如同与印度作对。因此,印度教排斥在某种程度上不接受印度文化的信仰体系。如果体系接受印度文化和它的「神-话」歷史,即使是有神论、虚无主义或无神论都会被纳入「印度教」。这样的求同存异会让在宗教观点中力求逻辑一致和理性防卫的西方人头痛不已。但是,公平地讲,当基督徒口称信奉上帝却在生活中否认基督、行為如无神论者时,他们也不再有什麼逻辑了。对印度教徒,衝突是真正的逻辑矛盾。对基督徒,衝突更多是简单的偽善。

印度教把人看作神圣的。因為梵天是一切,印度教认為大家都是圣洁的。生命本原或自我,跟梵天在一起。梵天之外的一切现实被认為几近虚无。印度教徒的属灵目标是与梵天合一,终止存在於「自我」的虚无形式中。这种自由叫做「解脱」。在得到解脱之前,印度教徒相信為了觉悟真理(真理是只有梵天存在,没有其他),他们得经歷轮回。一个人如何转世取决於因果报应,因果报应的原则受自然平衡的控制。一个人的过去所為影响和符合将来发生的事,过去和将来的生活都包括在内。

儘管以上只是一個簡單概要,但不難看出印度教與符合聖經的基督教的信仰體系在各個方面都是對立的。基督教有一位神,即充滿人情又可知(民數記6:1;哥林多前書8:6);有一套經文;教導神創造了地球和上面所有一切(創世紀1:1;希伯來書11:3);相信人是以神的形象而造,在地生命只有一次(創世紀1:27:希伯來書9:27-28);教導救恩只憑耶穌基督(約翰福音3:16;6:44:14:6; 使徒行傳4:12)。印度教作為宗教體系失敗的原因在於沒有認識到耶穌是唯一的神-人的化身和救主、人類救恩的唯一充足來源。

English



返回中文首页

「什麼是印度教,印度教徒信奉什麼?
分享此页面: Email icon
© Copyright 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